亚洲一二三视频,一级黄色片毛片,亚洲天堂日韩av,蜜臀av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,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,久草国产福利,欧美激情亚洲

首頁 專題新聞 本地專題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 鎮(zhèn)江新聞

江蘇句容:東霞村借力“戴莊經驗”走好振興路

2025-05-29 10:37 來源:句容市融媒體中心

小滿時節(jié)的東霞村,連片稻田在蛙鳴蟲唱中舒展綠意;4座新建的現代化育秧大棚內,全自動秧盤育秧播種機轟隆作響,農戶們運載育秧有機土在棚間來回穿梭,一盆盆精準鋪設的有機營養(yǎng)土散發(fā)出泥土的芬芳,首批試點的300畝翠綠秧苗靜待20天后開啟機械化移栽新征程。

這個曾經的經濟薄弱村,如今在2000余畝“南粳”“滬軟”優(yōu)質稻浪中實現逆襲。近年來,江蘇句容東霞村通過創(chuàng)新成立茅山鎮(zhèn)東霞土地股份合作社,以責任田入股、土地分紅及二次分紅的模式,注冊“句曲東霞”品牌,聯合戴莊稻米合作聯社,借力“訂單農業(yè)”“直播帶貨”等方式開拓銷路,曾經的土特產插上品牌翅膀飛向全國。2024年,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143.5萬元。

盡管村集體經濟有了起色,但東霞村意識到,只靠上級幫銷農產品的增收路子并不長久,實現富民強村還得“造血”。去年以來,東霞村緊盯村集體經濟發(fā)展和農業(yè)基礎設施建設兩件大事,扎實推進富民強村各項工作。

沿著新硬化的村道前行,太陽能路燈照亮的不只是整潔的農家院落,更照亮了產業(yè)融合的新圖景:稻鴨共作基地里工人們正在田間打樁圍網、安裝鴨棚;光伏板在屋頂泛著藍光……“我們錨定‘綠色融合’發(fā)展戰(zhàn)略,要讓稻米產業(yè)鏈長出‘黃金附加值’。”東霞村黨總支書記林建中說。

今年,東霞村通過推進“戴莊經驗”推廣提升項目,探索“稻鴨共作”模式,提高農產品附加值;通過育秧大棚建設,降低20%的育秧成本,為糧食穩(wěn)產增產提供保障;通過農機服務項目,面向大戶及周邊村開展社會化服務;通過谷物烘干中心項目,滿足本村及周邊區(qū)域谷物烘干需求,解決糧食產后儲存問題。“6月即將開工建設的谷物烘干中心年內可竣工投入使用,屆時年烘干量可達3000噸,極大豐富稻米產業(yè)鏈條。”林建中指著建設中的鋼結構廠房難掩激動地說,今年集體收入預計突破170萬元。

在謝莊自然村,村民捐贈的石臼、瓦罐化身田園小品,與清淤后的池塘相映成趣。“建設方案是大家議出來的,每分錢都花在刀刃上。”林建中告訴記者。圍繞省級宜居宜業(yè)和美鄉(xiāng)村茅山片區(qū)建設項目,東霞村尊重民意、吸取民智,把道路提檔升級、河塘清淤、健身廣場建設等村民關注度高的事項納入規(guī)劃,增加了群眾的幸福和獲得感。“目前,呂坊、南塘莊自然村已進場施工,預計7月完成規(guī)劃發(fā)展村建設,9月全面完成。”

村集體經濟實現增長,村莊環(huán)境得到改善,然而要實現富民強村的長遠目標,還面臨很多挑戰(zhàn)。望著即將竣工的谷物烘干中心,村兩委班子已在謀劃更長遠的發(fā)展大局。記者獲悉,目前,東霞村正與江蘇農林職業(yè)技術學院深化產學研合作,培育稻米行家型村干部隊伍;通過黨員示范帶動,整合鎮(zhèn)域資源打造“東霞大米”區(qū)域品牌,借力“句容農耕”公用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。

5年時間,東霞村蹚出一條“土地生金、產業(yè)造血、村民共富”的振興之路。眼下在這片充滿生機的田野上,新的希望正在破土而出。(記者 朱浩 滕慶海 通訊員 劉洋)

責任編輯:費菲

返回首頁
相關新聞
返回頂部